2025年6月,中国对美稀土永磁体出口352.8吨,环比暴增,表面上美国大松口气,背后算盘才刚刚开始敲。
前脚美国拿到稀土“救命水”,后脚就抛出能源大棒,美财长7月21日公开喊话——中国买俄伊石油,得谈谈。
稀土和石油,明明是两码事,特朗普偏要搅在一起,这背后到底图啥?
美国长期靠中国稀土续命,国内稀土矿藏不少,就是环保成本顶不住,产业链也拼不上。
但这次出口暴涨,其实是从5月的极低基数上跳起来的,看着惊人,真要细看,能用的量只能解一时之渴。
中国一批一证的稀土出口许可证卡得死死的,军用级别直接掐断,美方想靠这点货彻底脱钩,做梦。
钐、钆这些中重稀土,中国管控没松口,导弹、隐形战机关键原材料掐在手里,特朗普喊“稀土自主”只能是嘴上风光。
美国以为拿到稀土就能大摇大摆,结果下一秒就变脸,能源牌砸下来——这反转是不是太熟悉?
7月21日,美财长直接把中国买俄伊石油摆上桌,想把贸易谈判搅成地缘政治大戏。
特朗普的50天“最后通牒”更是离谱,俄乌要是和不了,美国就要对所有买俄油国家加100%关税,还要搞二级制裁。
但中国一天能进口1100多万桶原油,是全球最大买家,美方一句禁令就想掐掉中俄能源贸易,现实吗?
更别说,中俄87%能源交易已经用人民币结算,美国长臂管辖想伸也伸不进来。
再看美国自己,嘴上喊制裁,手里页岩油却拼命卖给印度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如果真搞100%关税,联合国贸发会议测算,美国自己的消费者一年多花1300美元,圣诞节预算直接炸裂,还敢硬刚多久?
伊朗那边也一出好戏,特朗普前脚发推说中国可以继续买,后脚就准备拉中伊能源合作进制裁名单,连盟友都看不懂。
美国政府的反复横跳,盟友看得一头雾水,企业家只能自求多福,这样的国际信誉谁还敢信?
其实中国早有准备,战略石油储备11.8亿桶,能顶住100天突发情况,正好卡在美方关税缓冲期上。
沙特2500亿美元石油协议兜底,中东原油输入稳定,这就是“家里有粮,心里不慌”。
供应渠道一多,美国的能源大棒其实成了双刃剑,伤人更伤己,转头可能先砸了自家企业。
这波稀土与能源的拉锯,怎么看都是老剧本翻拍,2018年贸易战时美国拿大豆做牌,中国一转头全买巴西货,美国农场主巨亏,现在轮到稀土。
美国总以为“货到了手就能高枕无忧”,忘了中国手里是规则制定权,出口管控随时能调,谁才是赛道裁判?
特朗普需要稀土救急,又不想让中国在能源上多赚一分,结果就是一边要,一边砸,能两头都占吗?
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每次美国出手,中国就换个打法,最后吃亏的还是美国普通人和企业。
美国这边怕中国技术突围,想卡“脖子”,但自己产业链又没补全,结果就是一边喊脱钩,一边还得靠中国供货。
特朗普这套既要又要的做派,到底能玩多久?美方真敢断掉中国能源进口,自己能扛得住后果吗?
贸易谈判还没开场,有些结局其实已经写在剧本里,只是看谁愿意先认输。
全球供应链博弈,从来不止买卖关系,更是规则和底气的比拼。
中国稀土出口一收一放,美国能不能看懂这其中的门道?
等到下一次大国博弈,各方又会用什么新招?谁能把控规则,谁能成为赢家?
在线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