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男篮赢了荷兰队8分,为啥球迷反而更担心了?公开赛刚尝到甜头,内部教学赛就被对手上演16分大逆转,最后时刻王俊杰的绝平球竟被一巴掌扇飞。郭士强轮换12人考察阵容,第三节突然“断电”单节狂输12分,廖三宁5犯毕业,徐昕临危受命却难挽败局。说好的“以赛代练”,怎么越练越暴露短板?这支年轻队伍的问题,真的只是“状态不佳”四个字能掩盖的吗?
比分牌定格在78比80时,场边的郭士强把战术板捏得咯吱响。两天前公开赛赢8分的轻松荡然无存,这场内部教学赛的剧本堪称惊悚——上半场领先16分的中国男篮,下半场突然像被拔了电源,被荷兰队用防守反击轰出25比13的冲击波。最扎心的是终场前3秒,王俊杰杀入禁区的那记绝平上篮,被对方中锋直接钉板大帽,荷兰球员的弹速和臂展优势在这一刻撕掉了所有温情脉脉的“教学”面具。
看看技术统计就明白问题出在哪:全队22次失误比对手多7次,三分球命中率不足30%,罚球丢了8个。廖三宁虽然拿下全队最高的14分,但5次犯规提前离场暴露了防守急躁;徐昕替补登场贡献3个盖帽,可4投1中的进攻效率还是显得生涩。更值得玩味的是郭士强的排兵布阵——刘金雨、刘礼嘉这些边缘球员都获得超过15分钟出场时间,明显是在为亚洲杯名单做最后筛选。
荷兰队这场玩的是“田忌赛马”。他们雪藏了公开赛的主力控卫,却派上2米08的替补中锋专门针对中国队的后卫线。第三节那波17比2的高潮,就是靠着全场紧逼+错位单打硬凿出来的。赵睿被对方用身体碾压了3个回合后,转播镜头扫到他揉膝盖的动作——上个月崴脚的阴影显然还没消散。胡明轩和徐杰合计8投2中,外线火力萎靡让荷兰队敢肆无忌惮收缩联防。
不过也有亮色。王俊杰两场比赛场均12分,那个欧洲步上篮颇有丁彦雨航年轻时的影子;21岁的刘礼嘉在第四节连抢3个前场篮板,证明CBA的肌肉碰撞没白挨。但现代篮球早不是“一招鲜吃遍天”的年代,当荷兰队用5个小个子跑轰阵容拉开空间时,我们的内线双塔胡金秋+余嘉豪反而成了防守端的累赘。
杨瀚森在青岛队特训的视频这两天刷屏社交媒体,这个能策应能远投的00后中锋,或许才是解决攻防停滞的钥匙。但远水解不了近渴,接下来4场热身赛对手分别是澳大利亚NBL联队和日本B联赛冠军,强度只高不低。郭士强现在就像个厨子,手里既有没腌入味的生肉(年轻球员),也有回锅过度的老卤(伤病老将),要炒出一盘国际标准的硬菜,光靠“多放酱油”可不行。
赢8分暴露问题,输2分反而看清方向。这支中国男篮像台需要大修的汽车,发动机(后卫线)漏油、变速箱(锋线)顿挫、油箱(内线)还不满。但换个角度能被荷兰队当试金石逼出真问题,总比在亚洲杯上现原形强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在线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